1) 界面范围:污水处理站进出口范围外1.0m处。
2) 污水工程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选型,工艺设备的结构布置。 3) 污水处理电气控制。
4) 污水处理工程设备的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
5) 污水工程的动力配线,由业主将主电源引至污水工程的配电控制箱,配电分配箱至
各电器使用点将由我公司负责。
处理工艺的选择
3.1污水水量与水质的情况分析 3.2选择思路
根据上述进出水水量和水质的情况,我方考虑污水处理工艺依照如下思路: 1、总体思路采用成熟可靠的“A2O+生物膜过滤”等以生化为主的处理工艺; 2、工艺流程简捷、工程造价低、运行经济、便于管理。
3.3*方案
3.3.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生活污水从各排水单元经化粪池进入格栅井,格栅井内采用人工格栅,栅渣定期消毒,外运到固废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经格栅自流至隔油调节池中,隔油调节池的作用是利用油与水的比重差异,分离去除污水中颗粒较大的悬浮油。同时减少水量和水质变动对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的影响,均和水质、存盈补缺使后续处理单元在运行期间内能得到均衡的水量和稳定的水质。
隔油调节池中的污水由潜水泵提升进入A2O前置M-D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该设备分为四个部分:沉淀池、厌氧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MBR池、消毒池、清水池。
首先污水进入生物反应器,随后污水进入厌氧池,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污水进入水解酸化阶段,使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显著提高,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摄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质才可直接进入细胞内,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质首先要通过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进入微生物体内代谢。
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缺氧池,通过兼性菌释放磷,水自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池中布满填料,该填料可供微生物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经过曝气生物膜更新速度快,耐高负荷冲击、COD、BOD去除率高。同时吸收大量的磷。
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MBR池中,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龄(SRT)可延长至50-100天。大大减少了剩余污泥的产生,污泥减量率能达到60%。通过在MBR池中增设污泥回流泵,使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器中,加速细胞溶解,生物体中的有机碳作为微生物的底物并重复转化为CO2和生物体。zui高可达到污泥减量85%。
MBR池污水由泵抽吸进入消毒池,通过电解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消毒剂,消毒后排入清水池待用。处理后的净水可冲厕或绿化使用。
本系统污泥产生量极少,每年只需用罐车抽吸一次,外运堆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