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处理技术是污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现国家*)于2003年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应结合氯、紫外线或臭氧等消毒处理, 保证污水出水中粪大肠杆菌小于103个·L-1”.如今, 污水处理工艺中常见的消毒技术有臭氧消毒、紫外消毒和氯消毒, 但是关于消毒技术去除ARB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而且结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没有提出对ARB的有效控制和去除方案.
Guo等认为紫外剂量为5.0 mJ·cm-2时, 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红霉素抗性菌和四环素抗性菌的去除率可达到1.4 log和1.1 log; Oh等在研究不同消毒技术对ARB和ARG的去除时发现:当次氯酸钠浓度超过30.0 mg·L-1时, ARB和ARG的去除率超过90%, 臭氧浓度超过3.0 mg·L-1时ARB和ARG的去除率超过90%, 另外臭氧消毒过程中投加双氧水等氧化剂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ARB的去除效率. Zhang通过分析不同的消毒技术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发现, 紫外消毒(500.0 mJ·cm-2)、氯消毒(40.0 mg·L-1)、紫外(62.0 mJ·cm-2)耦合次氯酸钠(5.0 mg·L-1)消毒等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依次为0.8~1.2 log、1.7~2.3 log、1.1~1.9 log和2.4~3.5 log.但是, Munir等研究发现氯消毒和紫外消毒对ARB的去除效果并不是很明显(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