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876474198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污水的消毒方法 你知道有哪些?

医院污水的消毒方法 你知道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8-01-06      点击次数:1180

医院污水的处理经过以下流程:预处理+生化处理+消毒,其中,消毒的作用是消灭污水中各种致病菌,以保证医院污水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

医院污水消毒的方法分为化学方法(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臭氧等)以及物理方法(紫外线),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是一种成熟的消毒技术。它的机理是利用氯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它有较强的渗透能力,能够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菌内部。

 

消毒机理:

 

1、氯对细菌的作用是破坏其酶系统,导致细菌死亡;

 

2、氯对病毒主要是对核酸破坏的致死性的作用。

 

液氯消毒法优点有药剂易得、成本较低、技术成熟、具有持续消毒能力。

 

二、次氯酸钠法

 

次氯酸钠是一种、广谱、安全的强力灭菌、杀毒药剂,它可以与水任意比例互溶,作为消毒剂使用安全,运行费用低,应用较广泛。

 

消毒的机理:

 

与液氯相同,一般通过购买商品次氯酸钠或现场制备次氯酸钠溶液的方式来消毒。

 

三、二氧化氯法

 

二氧化氯是一种广谱性的消毒剂,对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芽孢、真菌、致病菌及肉毒杆菌均有很好的灭活效果,对孢子和病毒的灭活作用比氯有效,且在碱性和含氨的水中灭菌效果不受影响。

 

消毒机理:

 

1、二氧化氯在水中几乎*以分子形态存在,极易透过细胞膜,杀菌效果明显好于液氯。

 

2、能氧化微生物中的蛋白质,使酶失去活性,破坏蛋白质的合成,杀死细菌。

 

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性质不稳定,需要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备,设备运行成本高。

 

对于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5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6.5~10mg/L。

 

四、臭氧法

 

消毒机理:

 

臭氧与细菌、病毒直接作用可使细菌的物质代谢生长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使细胞发生通透性畸变,导致细胞溶解死亡,还能造成死亡菌体的遗传基因、寄生菌种、噬菌体等的溶解变形灭亡。

 

该方法处理医院污水较为*,二次污染少,杀菌能力强,速度快。其缺点是臭氧易分解,持续消毒能力差,需现场制备使用,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高。

 

五、紫外线法

 

消毒机理:

 

紫外线法的原理是利用特殊设计的高功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C波段紫外光发生装置产生强紫外光照射流水,水中各种病菌、病毒等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C光辐射后,其细胞组织中的DNA结构受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从而杀灭水中细菌、病毒和其他致病体。

 

紫外法具有消毒效果好、速度快、范围广、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紫外法对于水体的透光性和水流状态要求较高,无持续消毒能力,且存在一定的消毒后细菌复活现象。

 

 

总之选用消毒工艺时,应因地制宜,只要处理流程合理,操作正确,以上方式都能达到良好效果,此时应考虑消毒设备、消毒剂及原料是否有泄露、燃烧、爆炸等隐患,并且尽量降低吨水的综合处理费用,减少水和能源的浪费。

扫码关注

传真:86-0536-8329837

邮箱:1054064394@qq.com

地址:潍坊市潍城区曼哈顿大厦

版权所有©2025 山东润禾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18018633号-1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环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