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水污染的来源中,工业废水相比生活污水来说,处理难度大,危害也大。煤化工废水作为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处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一些制约因素,本文简要探讨。
1煤化工废水处理问题
煤化工废水排放强度大,加之浓度高、毒性强、波动大等特性,致使生化系统容易崩溃,污染物难稳定深度脱除;同时浓盐水安全处理处置技术缺乏,煤化工废水“*”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撑。废水“*”的要求使得原来不太重要的环节显得十分重要,如水中无机盐的问题。因此,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与生产工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必须稳定、可靠。但当前,煤化工废水处理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满足企业环保需求。
煤质特性差异、转化工艺的不同均会造成废水水质波动;萃取选择性、生化处理工艺、深度净化工艺、蒸发结晶设备内部结构等工程设计环节未能很好的结合;特征污染物的种类与生物毒性、有机污染物与膜作用关系、有机污染物对结晶晶型和晶体生长影响等尚不明确,主要依靠经验进行设计,理论指导欠缺。
酚氨回收单元的油脱除率低,油与焦粉的存在容易造成蒸氨塔堵塞、内件结垢。生化处理系统不稳定,出水COD浓度在200~400mg/L,氨氮浓度在5~80mg/L。污染物脱除深度不够,深度净化出水COD浓度80~200mg/L;总氰、苯并芘、多环化合物等新型污染物缺乏相关的排放标准。膜通量降低过快,需要大量药剂对其频繁清洗,导致废水中清洗药剂在“*”体系中没有合适的排放出口。如果生化系统无法做到稳定、抗冲击运行,废水*将难以实现。在蒸发结晶过程中主要存在飞料、设备腐蚀、混盐无出口等问题。
2煤化工废水“*”的制约因素
废水“*”需要大量的能源、化学药品、资金的投入,以三效蒸发为例,1t水蒸发能耗大约要400kg蒸汽;分盐产品的环境安全性至今未知,导致分盐产品的出路待定;残留混盐的安全处置尚无可靠的处置方法。应加强*的技术、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工作。
3解决思路
通过对煤化工废水污染源进行深度解析,同时对污染物进行生命周期分析,综合考虑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的可行性及对环境影响,进而反推,从原料、产品生产和无害化处理入手,进行全过程污染控制,zui终达到综合成本zui小化。
4煤化工废水无害化处理
有机物降解是煤化工废水难以无害化处理的zui大问题。煤化工废水所含有机物种类众多,有上千种有机物,它们的浓度、毒性、可降解性和物化性质千差万别,污染物浓度对不同处理技术的成本亦有重要影响。煤化工废水的前期预处理主要是为解毒和回收有价资源,后期的深度处理主要是为了达标排放或近“*”,而整个过程相互关联,需要从全流程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5废水处理技术应用
对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生物毒性大的废水强化预处理;对中等浓度的废水以生物降解为核心,强化生物处理;对低浓度废水,强化深度脱除与回用。这样既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同时保障污染物得到无害化处理。